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6 19:52:59
250# 孜孜不倦
还有好多好多的花,在此就不一一释说了……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6 19:56:26
251# 孜孜不倦
骑着山边小路的感觉真的很好……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7 12:58:15
252# 孜孜不倦
花之美
花之丽
花开花落
暖
1+1=3
发表于 2009-4-7 14:28:00
我们的校长越来越喜欢拈花惹草了!$10$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8 15:11:05
昨夜啤酒
9:30手机短号响起,是1哥打来的,他说布吉公社社员们进城了,就在**画像广场等候您老人家的到来……好久没与车友们相聚了,虽然室外还是有点凉,但我还是穿上单衣赶到广场。
城市的街依然绚丽动人,灯光的射线下把人们照得约隐约现。广场上活跃的人群遍布每角,极限、滑板、旱冰等运动各出奇招,老人们更是跳着齐整的舞姿……
进城不免要喝个醉吧!找到一酒吧,十多号人聚在一堂,此时欢乐几时有,把酒对着灯光问苍天……夜已深,人已疏。酒已浓,心已醉……电话响起,1哥问:是孜嫂打来的吧?在点头默认时,心还不舍。再好的酒也有一尽时,再不舍的聚也有一散时,就此吧……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8 23:33:42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4-9 19:33 编辑
尖鼻咀
2009-4-8孜孜
小时候,总误认为“尖沙咀”就是“尖鼻咀”,之后常听偷渡过的知青说才知晓。
尖鼻咀就在现华侨城红树林对面,当时这里的海湾很辽阔,直线约有四千多米距离。曾见过几次的强台风正面吹袭,海面波浪汹涌,浪尖有几米高,泥黄的海水直接冲上107国道上(现深南大道)。当时的107国道是泥土路,一直延伸到蔡屋围,正值秋夏季节,车过尘滚,两旁的植物是一片泥黄色。
初见深圳湾,一切如非今昔,那时的深圳湾是很原始很自然的处女地,没有一点开发过的痕迹,也就是现在的锦绣中华对下就是海岸了,当时这里杂草丛生,树木灌林,生长的马尾松在海风的吹咈下,呼呼作响,夜里更是一片虫鸣鸟叫的天堂,但也偶会传来偷渡者呼救命的惨叫声……这里的边防军巡逻于海岸线上,见怪不怪,都已习以为常了,见有尸体漂浮于岸,如刚抓到偷渡客就命其草草就地葬之,要不就由其再作处理。现世界之窗对面的一小岛(现还保存着原貌),这里是偷渡者溺水亡后漂浮被小岛阻拦,长年累月,这个小岛就成为尸骨满岸的小岛。年轻时爱玩,也时常游水上岛,偶尔也会感到脚下有异物或草丛中有白色的物体……不说了,说了你们会毛骨悚然,鸡皮嗒嗒。那时喜欢早早起来跑步运动,在海边沙滩,时常也会见到海水中漂浮的鞋袜,里面常会有五元十元的,这是偷渡者下海时唯一匿藏的路费吧……
再说河对岸,入夜时分,对岸早已华灯璀璨,闪龙绕岸,好一片繁华景象,站在灯火稀疏的这头,不免会有向往的感觉……那时港英**招了很多雇用兵,身穿迷理服,偷渡者称之为“花鸡娜”,多为印度籍人。这些军人对偷渡过港的人很残暴,发现就乱棍一通再说,缘由是早时的偷渡者为达到目的,也残杀过这些守边的人,当时就出现一名词——“大圈仔”。
言归正转。改革开放三十年了,今天的两岸早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从华侨城红树林遥望对岸已是景观固定,但我们却很少从对岸回望深圳,现在两地来往很方便,何不去走走,去看看……骑车过境也是一个很好的休闲方法,一天就可来回,去看看吧!
简单的介绍下尖鼻咀:
尖鼻咀位于新界西北部,长年因深圳河带来大最泥沙,而把那里的海岸冲刷成一个辽阔的浅水湾——后海湾。后海湾是全国第七大湿地,平静如湖,在退潮时形成一处微型机盎然的迷人湿地。深圳河河口,毗连后海湾及米埔。向东,可眺望米埔,观赏米埔自然景色;向西,可眺望后海湾及深圳景色,岸边更有一遍红树林。
深圳华侨城红树林遥望香港尖鼻咀
香港尖鼻咀湿地遥望深圳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9 09:47:45
256# 孜孜不倦
站在尖鼻咀
湿地看深圳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9 09:49:57
257# 孜孜不倦
站在华侨城红树林
海岸看尖鼻咀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9 09:52:28
258# 孜孜不倦
尖鼻咀骑行环境
孜孜不倦
发表于 2009-4-9 17:18:50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9-4-9 20:06 编辑
259# 孜孜不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