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天下

 找回密码
 注 册
楼主: 孜孜不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1<猫不哭>--小小说丛--你的身边事、社会事、骑行事

[复制链接]
21
发表于 2007-12-4 06:57:36 | 只看该作者

大忙人

叮~~~~~~
         太忙了,从早到晚,忙个不停。
       哎呀,差点忙晕了头!车子脏了,我得洗车子去了。我放下手头的事情,向家门口走去。经过客厅,我看到茶几上躺着今天的报纸。是的,我是要去洗车子,不过,首先……
     首先我得把报纸看了。看完报纸后,我发现昨天喝完咖啡后的空杯子还留在茶几上呢!是的,我是要去洗车子,不过,首先……
     首先我得把杯子洗干净。哦,窗外的花台上,可怜的月季好像需要一点儿水。是的,我是要洗杯子的,不过,首先……
     首先我得给花浇水。咦?电视机的遥控器是什么时候放到厨房的柜台上的?是的,我是要给花浇水,不过,首先……
     首先我得打开电视看一看新闻。我朝电视机走去。喔唷,我差点踩着我的猫了!对了,今天还没有给猫喂食呢。我是要看电视,首先……
     首先我得给我的猫喂食。
      一天结束后——
     车子没有洗,报纸还在桌子上,杯子是脏的,猫饿着肚子……
     我纳闷儿,没做什么事情,怎么一天就过去了呢?是的,我是要和你一起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不过,首先……
     首先我得看一看电子信箱。
     太忙了。过一会儿,再和你探讨吧。
22
发表于 2007-12-4 12:57:23 | 只看该作者
铭记
        无字仓颉□
这年初春,张三拿定主意,准备向老婆看出离婚。可还没等张三开口,老婆先说话了,老婆是在电话里说的,口气很急:快来!我妈出车祸了!
张三赶到医院里,正好碰到蒙着白布的担架车推急救室。老婆哭得撕心裂肺。这个时候谈离婚显然不合时宜,只有先把丧事办了再说。张三老小婆只有一个弟弟,在外上大学。老婆一家是随岳父调动工作从很远的外地迁来的,亲戚都在原籍,一时赶不过来。这边除了几个后攀的老乡,几乎没什么亲人。天气一比一天热了,医院打了好几遍电话来催,说尸体不能久留,得赶赶紧拉走,请主事的人抓紧过去料理。岳父被这突然如其来的横祸击倒了,思维已近混乱;老婆除了哭就是发呆,根本不能理事。作为长婿,张三只好硬着头皮出面。先打电话到火葬场联系灵车,再安排向遗体告别,安排火化,选骨灰盒,定饭店,张罗酒席,迎送客人。第二天又陪老婆到西效陵园选定骨灰安放坑,交押金,交管理费,提供碑文。最后,请人看日子,下葬,封椁,算是告一段落。
过完了岳母的“五七”,张三考虑是不是该和老婆正式谈离婚的事了?张三了解老婆,算是个比较讲原则的女人,会一分为二地看待他“在岳母新丧时提离婚”这个问题的。况且,在岳母丧事上,他也算尽了人子之力了。岳母九泉之下有知,量也不会怪罪吧。考虑再三,张三还是将摊牌日期又往后推了些时日,想尽可能地缓解一点老婆的精神压力。
算算岳母过世将半年了,老婆的情绪也基本上恢复。张三决定不再拖,选定一个日子,要在这一天和和老婆摊牌。这天,张三正要开口,老婆先说话了,老婆说,今天是农历七月十五,该去看看妈妈了。张三后悔自己没长眼,竟然选了个鬼节。
七月十五是个大节,到陵园祭奠的人不少,香火缭绕,鞭炮齐鸣,还夹有新丧者家属或高或低的哭声。张三和老婆寻找着岳母的陵墓,开始祭拜。这时,一个发现让张三吃了一惊!张三自己的名字竟嚇然的刻在墓碑上。字刻得很大,隶书体,还套了红,很醒目老婆的名字并排在自己右边,老婆弟弟的名字在两人上方正中。三个名字分别以“儿”“女”“婿”的身份共同“敬立”了此碑。
张三出了一身冷汗,看了看相邻的两块碑,一块上面没有“女儿”,自然无“婿”;另一块上倒有,但女儿很多,有四个,因此每个“婿”名字都很小。张三看得勃颈直发冷。
以前怎第没注意到这事?甚至在陵园要求提供碑文时,都没想到这一层。回去的路上,张三脑子里一直思考着一个问题:和老婆离婚后,墓碑上自己的名字怎么办?怎么抹?张三留意过,碑是用大理石做的,刻的字得很深没法抹掉。除非用凿子凿掉,但这样会在上面留下很深的凿痕,成何体统?何况,凿掉的理由也不充分——岳母去世时他张三的确是“婿”嘛!不抹,任留在那儿?那么,以后老婆带着继任丈夫、老婆的弟弟带着未来妻子谒陵时,会是番什么景象?冲着刻有“张三”名字的墓碑作揖头?并且,很可能还会带他们的孩子,孩子如果问,张三是谁呀?怎么回答?再往后,孩子又有孩子……张三不敢想下去了。
在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前,离婚的事得暂时搁下一提。那字要是写在纸上多好!用“灭字灵”一涂就掉,最不济也要用“双面胶”粘上。可刻在碑上就麻烦了,总不能用报纸糊住吧?张三为此跑了多家石料场,访问了几十个能工巧匠,没有一个人能不留痕迹地将字去掉。一致的答案是,除非重做一块碑!这跟让岳母重死一回差不多。
张三一筹莫展。离婚只得一拖再拖。
几年后,张三有了女儿。张三领着女儿谒陵。看着女儿虔诚的模样,他有点后怕。张三想象了一下,感到当初的选择是对的。否则自己的名字以一个陌生人的姿态出现在一个陌生孩子的脑海里,将是多么不堪的后果!
转眼女儿上了初中。一天,女儿放学回家做老师布置的作业:声情并茂地朗诵了一遍克家的名诗《有的人》。张三笑着,听长大了的女儿有板有眼地为他朗诵着……听着听着,张三不笑了。诗的最后,女儿读道,把名字刻入石头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张三忽然鼻子一酸,哭了。
23
发表于 2007-12-4 14:30:21 | 只看该作者

挂念(原创)---偶然拾得几句零碎词句

挂念
在月亮爬上树梢头的那一刻   遽然增强 /
心跳的舞蹈
在都市的霓虹灯下  追逐闪躲的乐章 /
而躲闪的音符
却撞上了  摩天大楼的玻璃幕墙 /
支离破碎的  仍然是
流星雨般洒落在你的心房 /
24
发表于 2007-12-4 20:22:23 | 只看该作者
哎。写诗也行。抢个位明天也来一首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12-5 19:48:11 | 只看该作者
闲聊
2007-5-4孜孜草稿
    “五一”期间,同学聚会,几个人坐在一起,除了谈生活就是谈女人,再不就是谈谁的肚子大,谁的头光了……人生如烟,唯有回忆停留。
      一桌全羊宴上台了,几杯下肚,话更多了。糯米丸说:“老同学真系唔话得,送礼物还带包装,真是做戏做全套”cha说:“最近你又套过几回呀!”糯米丸说:“不敢了,你看看我的大肚子。不过,听说世界之窗那俄罗斯来的很了得,就是有些人太‘猴急’了”。边涮羊肉边饮酒,几分醉意,bin哥发话了:“以前××的二女儿就像水中花一样,让人看得着摸不着,厂里的××佬、××东就像乌鹰一样,但怎样也找不到蛋的裂缝”LS虽算苗条一类,但从则面看过去,不应凸起部分也超标了,他比较话少,但一说就“一鸣惊人”,他接着糯米丸的话题说:“‘猴急’也看环境、看身体状况而定,在家里,四五十分钟是闲事”哈哈哈!!好一个LS,谁叫你说这些的……
      全羊宴很丰富,这大热天时的,吃进去受得了吗?今天是cha做东,他逐道逐道菜介绍,当他挟起一条像小虫软骨状的食物时说:“这个不错,又爽又脆,你们猜是什么?”cha在卖关子。bin哥挟起一条,看了又看,之后把它慢慢地放入口里,不知想起了什么事,又把哪放入嘴里的东西拿出来看。大家都看着他的一举一动,真恶心。糯米丸再也忍受不了地说:“你不要误导大家,说你头顶没毛下巴多毛,吃东西也不忘研究”这个时候,bin哥已把食物放在嘴里嚼齪“真爽,不错!像带软骨的猪生肠,睇来cha对呢味野好有研究呀”bin哥边吃边像呻吟似的说着。“你还是少吃这东西为妙,这东西不但‘壮阳’还壮肚皮”糯米丸看不惯地说。cha只笑少说,可能他在想“你们尽管吃吧,反正也不用你们付钱,我的能量已满泻了”。LS又插话了:“这是高胆固醇的东西”LS也会“胆固醇”。
      胆固醇?他们各答不一。bin哥说:“像我们家的哪位就是‘胆固醇’。身高168cm,体重80kg……”这时,糯米丸搞笑地对着bin哥说:“到有一天晚上你被某东西压醒,就把责任都归究到‘胆固醇’那边去吧!”哈哈哈……“今晚这顿的胆固醇已超标了吧!”LS边吃边看着差不多吃完的佳肴说。cha是肚皮最大,也是体重最重的一个,他看着LS说:“你到差不多吃完了才说超标,这不等于是说不吃才超标吗?我是少吃高胆固醇食物的”问他平时喜欢吃些什么食物,cha说:“我呀!”他像在想着“喜欢吃的东西太多了”他继续说:“如猪脚啦!鱿鱼啦!鹌鹑蛋啦……”“停!停!停!如是这样,你就肥定了,怪不得你长不出鹌鹑这样的身材”LS叫道。他说:“不是呀!我经常有行行山,散散步呀!有时经常打整天麻将,偶然经常通宵不放过……”好一个“有时经常”“偶然经常”“你这‘有时经常’‘偶然经常’真是可以入中华新‘辞典’了”LS继续说。“没办法,我们海边的人就是喜欢吃海鲜,尤其是黄油蟹呀!赖尿虾呀!包括红烧狗肉,都是我的最爱”cha又不停地说。糯米丸听着听着,好像想起什么事似的,突然胃口大反地说:“你知道黄油蟹是拿什么养的吗?是拿毒死了的狗在粪池里塸到出了虫,然后再用这些虫来喂蟹。而赖尿虾就用避孕药来养,至于狗就是哪些不会吠不会叫用安眠加了喂养的肥狗……这些‘特效’药物进入了虾蟹狗肉内,然后再进入你的胃里……”大家都邬雀无声地听着,真恶心。酒尽菜完,大家都盼着早点上茶果家饮靓茶。
      茶过三巡,来了几位“靓女”(在十几年前写这编东西要可以不加引号),她们看上去还是风韵犹存,可以看得出十几年前也是个美人胚子,她们固然是没受“胆固醇”影响的,不时令几位老同学投去羡慕的目光。
       我看着cha的肚腩说:“你肯定每天都在找‘胆固醇’的门,但总是拿错‘钥匙’又或者根本找不着门口,所以乱进了‘别人’的‘房间’也不出为奇”cha太太刚好在旁冲着工夫茶,不知是听到刚才那一句中的“别人房间”还是听到“胆固醇”词句,居然把茶道工序也颠倒过来了!

[ 本帖最后由 孜孜不倦 于 2007-12-6 08:06 编辑 ]
26
发表于 2007-12-9 20:57:20 | 只看该作者
顶顶,搬上台了呀
27
发表于 2007-12-20 08:53:27 | 只看该作者

当我长大...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就开始自己一个人睡了。记忆里,我很少与妈妈亲近,妈妈总是很忙碌地打理着田地里的庄稼。印象中,我和妈妈最亲近的时刻是在饭桌上,妈妈总是会不停地往我碗里夹菜,从小到大如是。出来工作以后,通常一年只回家一两次,在电话里,妈妈总是感叹家里有哪些我们喜欢吃的东西却无法捎给我们,恨不得每天都有顺风车可以帮她把好吃的给我们捎来,无论是青菜还是家禽或是任何我们喜欢的东西。大哥为了让妈妈不要那么操劳,总是骗她说上次带来的东西还没吃完。于是,妈妈就每次托人带不同的东西给我们。姐姐和我则较为自私,妈妈的味道总是多多益善。
    每年大哥都接爸妈去广州住一段时间,但去一次爸妈就唠叨一次,说去到外面语言不通,环境不熟悉,浑身不自在。而传统的思想观念使然,姐姐这边他们更是不愿意来,他们宁愿在老家耕种他们的田地。六十岁的人仍然每天不甘落后地辛勤劳作。每次我们回家时,总是听见邻居们赞叹我父母是劳动模范,也有人说他们是自找苦头。而我每每是百感交集!辛苦了一辈子,如今儿孙满堂,生活也不差,除了最不争气的幺女儿我尚未成家,儿女们都有能力让父母安享晚年了。可他们就是不习惯停下勤劳的双手,为此我们几兄妹也是毫无办法。
    这个月因为姐姐参加培训准备上班,所以把妈妈接下来帮忙照顾小外甥。可能是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多年的胃病又犯了,帮她买了常服的胃药。第二天我比往常早下班,回到家时妈妈跟小外甥坐在沙发上看动画片,看到妈妈痛苦的表情我才知道胃痛加重了。看到我回来,妈妈却一下子精神好了许多,一口气把当天的经历说给我听。原来,那天因为姐姐在课堂上电话关机了,一家公司的经理因为一单紧急业务要找姐姐,所以打电话到家里找人。而那时候只有妈妈一个人在家,接到陌生人打来的电话说有急事找姐姐和姐夫,即时乱了方寸,以为小外甥在学校发生了什么事。即叫对方打电话给姐夫,可能是妈妈浓重的乡音对方没有听清楚而记错了号码。幸好妈妈紧接着打了电话给姐夫。虚惊一场,但妈妈却吓坏了。很简单的事情,听妈妈讲了近半小时,言语间令人感觉到她当时的无助与担心以及心有余悸。也让我想起了小时候,有一次我一个人在家的情形,内心的恐惧与无助,还有孤独是那么的深刻。说完后,感觉妈妈神情放松了不少,在我的坚持下带她去看医生。搀扶着妈妈走在路上时,发现妈妈竟然那么的瘦弱,那一瞬间感觉到一种责任与心酸。在路上,妈妈讲她接送小外甥的情形。讲她如何小心翼翼地过马路,听得我心酸。我知道,妈妈想家了。因为在家里她可以轻松自在地行走在熟悉的环境中而不用有任何负担。
    在医生问诊时,我站在旁边充当妈妈的翻译。这又让我想起小时候生病时,妈妈连哄带吓带我看医生的情景。如今,妈妈老了,我长大了。可是却一直是父母和家人担心的对象,有点惭愧。护士给妈妈打了两针,拿了一天的药。后来姐姐抽空带妈妈看了一位熟悉的老专家,顺便做了全身检查,检查结果除胆固醇偏高外其它正常,总算松了一口气。胃无大碍,但开了一大袋的药,医生说吃完了再去复诊,妈妈一个劲地喊贵,不愿意再去。不过,在我和姐姐的坚持下妈妈总算接受直到看好为止。
    半个多月以来,我仍然极少与妈妈亲近。可是当我的闹钟在早上六点钟小声地响起、晚上下课后回家、然后蹑手蹑足地从她的房前经过时;她是醒着的,我知道是因为她在牵挂着。上个星期天,我再一次提早下班。回到家时,妈妈已经在准备晚饭了。于是,我要求借此机会学习做菜。看着我笨手笨脚切菜的样子,妈妈忍不住地提议让她来。可是,我坚持这顿晚餐要我做,妈妈只好哭笑不得地站在旁边指点。值得高兴的是,向来嘴刁的两个外甥居然没有嫌菜做得不好吃,姐姐也毫不吝啬地表扬了一番。呵呵,这当然少不了妈妈的耐心指导。
    最令我感叹的,是转眼间妈妈已经六十岁了;最令我感到愧疚的,是时至今日仍然要妈妈日夜为我牵肠挂肚,以及不能用更多的时间陪伴在她和爸爸的身边。爸爸曾连续几天打电话给妈妈,说家里的情况,妈妈便一次次地嚷嚷着要回家去。感觉就像我们小时候跟着邻居的婶娘去走亲戚,没多久便闹着要回家。本来这一次,我们希望父母都前来,但他们都放不下一些家务,最后爸爸决定留在家里。所以,每每感觉到妈妈的憔虑以及不适应,我总是感到很无奈。每一位儿女都希望陪伴在父母的身边,可却总是因为一些无奈而不得不离家千里。有时候想,或许我们顺了父母的意,让他们过自己喜欢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孝顺。

[ 本帖最后由 竹子 于 2007-12-20 08:55 编辑 ]
28
发表于 2007-12-20 10:00:23 | 只看该作者
感人的文章,相比之下,我这农娃差多了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0 18:39:11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27# 的帖子

一个充满爱的家。多好的妈妈,多好的兄弟姐妹……孝敬父母,是涌泉相报时了!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12-22 13:53:48 | 只看该作者
我爱凤凰牌,更爱Cannonade
2007-12-21 孜孜
     凤凰牌曾是身份的象征,儿时已会学着大人们用布抹车架,还晓得加点润滑油在抹布上,这样抹上去的车架更闪亮些。
     记得第一次学会骑车是在晒谷场上,一条长长的担挑,紧实地扎绑在那凤凰牌的车尾架上,就算摔倒了也有担桃撑着。那时的疯劲儿不亚于现在的骑行活动。在禾堂上穿梭,在小路上上落,长长的担挑刮倒了来往的伯伯婶婶们,引来一阵阵痛骂……
    上学时已用上自行车。那时的路是乡间的泥泞小路,秋冬季节的土路,车辆走过尘土飞扬。坏小孩们都喜欢在车撑架上绑捆着树枝,让树枝随着车辆行驶拖扫在地面上,把整条路搞得乌烟瘴气,暗不见光,时常引起大人们的厉骂。这样的“战场”就无分凤凰永久飞鸽了……
     还是凤凰牌好。父母省吃省用,还要走后门才弄辆凤凰牌回来,骑去上学非要把货架、沙冚卸掉,这样才时髦,才耀眼。看电影时总不忘带着邻居小妹坐在前架上……
     如果说“拒绝成熟”是我们走进社会之时,对我们纯真的童心呼唤的话,那么“绑捆树枝在车尾让路尘翻滚”则是一首品味童真的“赞歌”。
     那时所认识的自行车就是交通工具,这观念扎根了几十年。
     凤凰牌伴随着一代代人成长……在没加入骑车运动前,旧观念还是深深的存在。不就是骑单车吗?有什么特别的!直至有一天观看了一个自行车赛后,旧观念彻底改变了!
     大部分人加入骑行行列前都有人引导,我也不例外。老朋友不下五十次劝我买辆车玩玩。当时想,以前的凤凰牌百多元,最后也是三百多元就可以了,甚至在天桥底搞辆黑市的还不到三十元。要买辆几千元的单车玩,不是犯傻吧?
     终于有一次活动骑行杨梅坑。老朋友借了辆重铁车让我跟着去。不就是踩单车吗?有什么可怕的,但内心还是惦记着那路程。哪时那会知道什么铁车、铝车、碳纤呀!有车骑可以变速的就是靓车了……第一次上伯公坳休息了一次,对自己说已是不错的成绩了。所谓初生牛犊,那知天高地厚。到了大小梅沙路段,见一坡怕一坡……
    有了这次经历,回来下决心,一口气也是一步到位吧!整车购了辆CannonadeF5,有了此车,铁车已忘了但又好似心惦记着,不就是有了铁车,有了凤凰牌,才有CannonadeF5吗?骑着Cannonade,还没完全掌握车的性能,就傻傻地参加了西部通道的比赛,戴上511的编号甭说有多兴奋了;骑着Cannonade,就像骑着车辇一样,真是一级享受;骑着Cannonade,仿佛就回到学生踩凤凰牌的时代,多么的耀眼。车友们说,这款车是07年的绝版车了!还得好好收藏吗?老朋友就是这样做,我和他都是红色的CannonadeF5,他的车架已收藏起来了,而我的CannonadeF5还没骑够呢!
     我爱凤凰牌,更爱Cannonad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骑行天下 ( 粤ICP备12077654号

GMT+8, 2024-6-26 08:26 , Processed in 0.025889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