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天下

 找回密码
 注 册
楼主: 笑着走天涯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跟着音乐去旅行(西南、西北部分)

[复制链接]
21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05:51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钟声阵阵伴走峨眉山(1)



  风雨兼程,月夜行走,暗夜箫声,
  晨钟暮鼓,香烟弥漫,佛音缭绕,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峨眉山。

  峨眉山风光雄秀西南,海拔高度为3099米,与莽莽昆仑一脉相连,在平均海拔只有500米左右的四川盆地川西地区突然拔地而起,真可称得上是"雄秀西南"。《水经注》里记载:“从成都远望大峨、二峨两山相对屹立,细长俊美,好象美女的两道弯弯的蛾眉”。峨眉山也正是由此而得名。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笔下的峨眉山带着诗人独有的流畅飘逸的风神。峨眉山天下秀,秀在山水的巧构,生灵的和谐,人文的点缀,秀在自然的回归。

  现在一般游览峨眉山的人,大多只是乘车上金顶,看万年寺或报国寺后便匆匆下山离去,这样的草草一游,怎么可以真正体会"峨眉天下秀"呢,只能是了解甚微。若要亲身体验峨眉山的真谛,不妨亲自行走于峨眉山的青山翠水之中。

  我一直在怀念大学时期的那一次峨眉山徒步行走,与十来个朋友同行,或熟悉或陌生。后来,在半路上遇见的那一群朋友也都成为了患难于共的朋友。不过,我们那时侯正是年轻,加上囊中羞涩,自然决定,走,就用自己的两只脚走峨眉山的全程。我们沿着山腰的小道蜿蜒而上。最底下的部分是普通的农家,带有西南地区特有的风格,比较特别的是几乎家家户户都挂着金黄的玉米,一串接着一串,尤其在某一户的墙壁上满是黄灿灿的玉米串,大家都忙着在面前照相,多漂亮的背景,自然不能够错过,其间半路上遇见了一只半大不大的小狗,毛茸茸的有着一双温顺的黑眼睛,不停地在石板地上打转,使劲想咬到自己的小粗尾巴,一副天真的模样,引得众人大笑不止。走出去了老远,远远地一回头,居然那只小狗还是在能力追逐,不由顿发敬佩之心。

  我们见识了报国寺的“圣积晚钟”。圣积晚钟亭,是木构的重檐阁楼,青瓦、红檐深隐在苍楠古柏的林丛之中,高高的刹竿标出林丛之上,古老而又新颖。亭中悬挂着一口硕大的名驰四远的铜钟,据说它原来是在峨眉城南的圣积寺内, 故名"圣寺铜钟",又名"圣积晚钟",素称"巴蜀钟王"。深夜扣击,钟声乘着徐徐的晚风,穿过层层的宿雾,上引碧霄,下临深谷,回荡在辽阔的原野,渐渐消逝在恬静的夜色之中,有"龙吟"的美称。

  向前,向前,一级级石阶向上延伸,仿佛永远没有尽头,只有偶然不时响起的悦耳动听的鸟啼伴随着我们的漫漫长路。忽然前面有人大喊了一声:“猴子。”什么,这一下子,大家都来了精神,一会儿,前面又传话下来,很快就可以遇见猴子了,但是不能大声喧哗,怕惊吓了猴子。我在心里想,这好办吗,小菜一碟。很快就到了一线天至洪椿坪一带的自然生态猴群观赏区,一旁还站着一个手拿长长的鞭子的管理人员,我拿出事先准备好的一袋花生,很快就来了一个猴子,当它的手在我的手心一掠而过,我忽然发出一声惊叫,这下就坏事了,不仅那只猴子一下蹦得好远,附近的猴子也跟着跑了好几只,接着,就看到那个手拿长长的鞭子的管理人员很快就向我这边走来,同伴不停地暗示我赶紧离开,于是我就这样不光彩地离开了峨眉山的猴子,后来我就在也没有看见成群的灵猴,只有一次于细雨朦胧之中看见一只淋得湿漉漉的猴子坐在高高的树上,一动也不动,任我拿出花生,甚至面包它也不下来。我只好叹了一口气,天气不好,雨太大了,所以猴子不愿意下来吧。

  在洪椿坪寺院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休息了一下。我拿出东西开始补充体力,只好游人不多,顺便可以体验一下“世外桃源”般的清静生活,感受一下“山行本无雨、空翠湿人衣”的“洪椿晓雨”。山风吹过,落下一串雨水,犹如粒粒晶莹的珍珠打在身上。静坐聆听,只听见密密的林丛中沙沙作响,似觉细雨沛然。如绡的雾气,湿漉漉的带着山野里特有的清香迎面而来,格外清爽可人。真的就愿意就这样一直坐着。
22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06:44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钟声阵阵伴走峨眉山(2)



  到达清音阁的时候,天色快黑,但是我还是站在清音阁的"双飞龙桥"之上,倾听桥下的流水之声。清澈的迂回曲折的流水拍打着中流砥柱的牛心石,潺潺流动往下而去,恰像跳动着的音符,唱出动人心扉的美妙之音,给恬静的幽谷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其实在深夜之际听清音,才是最好的黄金时段。唐代初年的高僧继业三藏,从印度研经归来,常信在大峨寺后的呼应庵中,夜听清音已成了他的一个癖好,每每必至,往返六十多里,风雨无阴。传说拾得一枚奇石,竟如人面,眉清目秀,以为至宝,供奉佛前,见石之处,后名"宝现溪"。而今,虽然人面宝石不见了,但这个地名是无法磨灭的,至今还泛起人们夜听清音的兴头。只是我们却无法体味此等清境,赶紧跟随众人寻到一处安身之所,洗漱完毕,立刻梦见周公。

  清晨醒来,到处都是云雾弥漫,好像倒是人们是撩开云雾的帷幔挤进去似的。晨起开窗闲云入户,晚上就寝是宿雾共枕,就像是神话世界中的神仙洞府。我带着遗憾告别的梦中的双桥清音,黑夜、疾风、冷雨和浓雾,背着好象只会越来越重的大背包,继续步行上山。由于众人的体力差距,不知不觉中,队伍开始分崩离散了,在宛延曲折、湿滑清冷的石板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钟,我和同行的薇才忽然发现前后均不见游客或山民。一直不曾歇息的雨水滴渗在背包上,也滴打在脸上和心上,心情与背包一样越来越沉重。孤独感、恐惧感和无助感弥漫心间。当第一家路边小店跃入眼帘,一向因"敲竹杠"而令人生厌的风景区店铺,现在于我们却是如此的亲切。走进店里,本来不想买任何东西,只是与店主闲聊几句,问情道路,同时,不料发现店里的东西便宜得不敢令人相信,一个大大的鸡蛋也就一块钱,一块钱还可以吃一小晚热气腾腾的面。早知道就不用背我现在背的那么大那么重的包了。休息片刻,继续向上,我们恢复了信心和勇气,开始边走边放声大唱,一边欣赏路边的冷杉、珙桐和一些不知名的古树老藤、奇花异草,偶尔也向小松鼠打个招呼。

  越往上走,只感到寒气逼人,山风挟着云雾扑面而来。这里,又成了冬季。取出一罐八宝粥,仿佛刚从冰箱里的冷藏室中取出,只好哆嗦着牙齿把它吃下去。吃完以后,却觉得更冷了。只有努力走路,不是都说运动产生热量吗。

  途中经遇仙寺,登洗象池,象池可是最佳的赏月点,“象池夜月”也是峨眉十大胜景之一。象池在海拔2000多米的高岗上。该处时常云雾缭绕,但云雾不但遮掩不了月光,反而成了鲜明的衬托,而月色更显得清丽皎洁。另外报国寺、萝峰顶、万年寺、仙峰寺等地也是很好的赏月地。可是那时侯的我们还是没有追上队伍,不敢耽搁,只好发几声空荡荡的感慨就继续前行。

  居然天色渐渐黑了,我们开始着急起来,加快速度,幸好前面的同伴挺负责的,在前边等着我们挺久了。在雷洞坪我们与大队伍回合了,我的一颗心终于又放了下去。可是问题也随之而来,今晚住哪里呢?由于今天是五一大假,问了附近的好几家,都是人满为患,斟酌再三,决定只有继续前进,也许上面的寺庙或者旅馆还是有床位吧。万一实在不行,就在山顶各人租件军大衣,露宿得了。一旁有人建议我们买一个夜行的应急灯。正在犹豫之间,天色又黑了一层,正好有另外一队十人左右的人马过来,也是学生,也是相同的境遇,商量了一下,很快就决定一同出发,夜走峨眉,向金顶进发。

  最初的一段路程可是说是摸黑前进,前面偶尔闪烁几下打火机的微弱的火光,山路自然崎岖,可是因为一边有冰凉的扶手,一个紧接着一个行走,倒也不觉得什么。虽说从雷洞坪到我们的目的地金顶,仅仅15里路,但由于天黑,又一直下着蒙蒙细雨,石头路滑,实在不是件轻松的事儿。

  中间遇见了一个小亭子,趁着休息,同伴中有一个会吹奏箫,就表演了一小段。一阵静默的怀想之后,箫声激越而清澈,在那份旷达之后紧随着是自在与喜悦,洒脱之中透露出一股清朗的光泽,似乎有着穿透一切的法力。忽然,原本阴霾的天豁然开朗起来,大家惊喜地发现了月亮居然透出乌云的层层包围,出来普照山林,大家的心情豁然开朗,空灵、浩大、神奇、壮美的峨眉山夜月让人心旷神怡,这时的我们可能早已忘却疲劳,当然了,只是暂时的了。

  我们沿着高低不平的小路继续步行。终于到了金顶,已经接近十二点钟,可是派出几个去询问住宿,得到都是令人失望的答案。看来只得露宿了,虽然有个同伴兴奋地奔跑过来,原来有个峨眉山山顶的一家宾馆的老板正好得知了我们的情况,居然允许我们当晚就免费住在宾馆的餐厅里,因为实在没有床位了,我们自然感激非常,后来听那位介绍,他也正有个孩子正在读大学,与我们差不多的年龄,所以热情帮忙。

  早上被同伴叫醒去看日出,峨眉山可是神州九大观日处之一。峨眉山观日处自然位于峨眉山顶峰金顶上,而睹光台为最佳地点。此处危崖凌空,前为万仞峭壁,视野极佳。每当旭日东升,万道金光穿过重重彩云,人在云中浮,云在光中飘,有入仙境之感。我们匆匆忙忙裹上大军服,外边还是好冷呀,可是出门一看,金顶上密密麻麻到处都是等待日出的人,天气虽然不好,可是也许只是黎明前的阴沉,大家依然在静待着太阳从云里钻出来。"出来了!"人们不停地在惊呼,确实,有好几次,都以为太阳马上就要出来了,可是每一次都只是失望。四周一片灰蒙蒙的云海,那景象挺壮观的,只有想像金灿灿的太阳照亮了整个金顶,漂亮无比,虽然有些可惜没有看到日出,自然更不用说佛光了,可还是觉得不虚此行了。

  在拥挤的人群中拍照留念,好不容易挤出来,脸上都有点汗水,接下来我就不愿意去凑热闹了,我独自漫步在金顶绝处,但见屹立一座红墙绿瓦,金碧辉煌的庙宇,云烟缭绕其间,里面传出几声悠扬的钟声,在山间回荡,随即山顶又复一片寂静。徘徊在这庙宇四周,只觉得清冷寂寞,恍如隔世,忽地又忆起苏轼的《水调歌头》。用于此情此景,再合适不过了。

  很快就下山了,回头看看那可以用“惊险”来形容的山路,回想昨晚的摸黑山路之行,真的有些后怕,当然不免也有些骄傲,我们可是真的厉害,看来,人的潜力真是无限。

  途中有一次休息,我站在半山的山顶,极目远眺,绵延无际的群山在浮云中若隐若现。行至舍身岩旁,向下望去,却深不见底,脚下白茫茫的云朵汹涌澎湃,如万马千军,奔向遥远的天边。此时应是日上中天,太阳却隐在云幕的后面,天空一片银灰色。偶然,阳光从云朵的裂缝射入,宛如倚天巨剑,直剌山峦,顿时霞光万丈五彩斑烂的光环层层叠叠,交替变幻,令人目不暇接。

  下山就快多了,我们直接下来,很快就到了初殿,再下山八华里,就是我一直想要看的息心所。其实息心所很小,对我来说其实也没有什么看头,只是根据记载,在过去,在傍晚时分,如果是云收风静的晴朗天气,游人凝神静听,开始是大峨寺飘来的钟声,接着广福寺的钟声又起来,互相应和。等到这两个寺的钟声刚刚停息下来,余音绕绕之际,牛心寺的钟声又响了起来,接着大坪的钟声也响了起来。等到这两寺的钟声静息下来,初殿的钟声又不紧不慢地在空中激荡,长老坪的钟声也相继而来,有缓有急,有刚有柔,如弹琴拉弦;如敲磬鸣锣,或声响清越,或音阶低沉。这飘扬空间的钟声,掩没了山林,仿佛此时的峨眉山上只有钟声才是唯一的存在。从而把人的心绪,带入了一个奇妙的境界,感到心宁神息,好像已入仙入佛。但是我们自然也没有时间等待了,很快就下到万年停车场,打道回府了。再回首,遥望巍峨飘渺的山峰,不由回想到她秀丽的景色,壮阔的气势,深奥的佛教内含,玩味她幽深的意境。
  去过峨眉山,不妨顺便去往距峨眉山34公里的乐山,去看一眼号称“世界第一大佛”的乐山大佛。不妨亲身体验一下它的恢宏气势,并且可以置身其间,临时抱一抱佛脚。在那里“山是一座佛,佛是一座山”。

  乐山古称嘉州。这里山灵水秀,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会合于凌云山下,龟城山、凌云山、乌尤山、马鞍山临江屏列,风光秀丽。凌云位于乐山城岷江东岸,卓然秀拔,那位唐朝时倚山开凿的一尊弥勒坐佛像,依山而建,威镇三江,面对峨眉。大佛面对着滚滚东流的江水,体态雍容,神情自若。经历历史的风风雨雨,佛像在今天依然大致完好,不得不让人叹为观止。也有人说,经过一千多年仍能保持完好,在一定程度上要归功于古代科学的排水系统。

  1989年,一位来自广东顺德的老先生在游历乐山大佛时,拍摄了一些照片,无意中发现乌山、龟城山、凌云山连接在一起时不正像是一尊仰卧的大佛像。乌尤山就是头部,甚至口鼻等五官都可以清晰可见,凌云山则是身体部分,龟城山就是脚,真是形神兼备,无巧不成书。是无意中的一种巧合,还是古人在开凿时的一种刻意安排。现在就无从得知了。

  乐山大佛开凿于唐玄宗开元初年,由海通和尚发起造,工程一度中断,直到唐德宗贞元十九年才完成,历时90年。大佛造型伟岸高大,据说脚背就宽8.5米,可以围坐100多人。大佛各部位比例和谐,而这一切的却完成于一千多年之前,竟然可以如此精确,不得不令人吃惊。

  大佛两旁一为九曲栈道,一为凌云栈道。瞻仰大佛,可以沿着九曲栈道而下,九曲栈道为唐时修建大佛开凿,共173阶。大佛脚下右侧有一洞,题为"天洞"。入"天洞"上凌云栈道。凌云栈道开凿于1983年全长500米是一条独具特色的路线,栈道出口就是壁津楼。

  乐山大佛背靠得等等这座凌云山其实早在隋唐时就是著名的风景区和佛教胜地。山虽然并不高,共有9个山峰,最高峰也不过平地拔起140米。因为大佛凿于凌云寺前,所以大佛也就称为凌云大佛。而凌云寺也因有了这尊大佛,而被人们称为大佛寺。凌云山周围还有东坡楼、竞秀亭等亭台楼阁,东坡楼也叫东坡读书楼。另外,山上还有很多汉崖墓,有的悬崖深达十多米,周围有精细的雕塑,里面还有陶佣之类的陪葬品,这是四川特有的古迹。当然,乐山除了以上这几个著名景点外,还有郭沫若旧居、五通桥风景区等景点也都值得一游。
23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07:51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情歌之城寻访《康定情歌》



  跑马溜溜的山上 一朵溜溜的云哟
  喘喘溜溜的照在 康定溜溜的城哟
  月高弯弯 康定溜溜的城哟
  李家溜溜的大姊 人才溜溜的好哟
  张家溜溜的大哥 看上溜溜的她哟
  月高弯弯 看上溜溜的她哟
  一来溜溜的看上 人才溜溜的好哟
  二来溜溜的看上 会当溜溜的家哟
  月高弯弯 会当溜溜的家哟
  世间溜溜的女子 任你溜溜的求哟
  世间溜溜的男子 任你溜溜的爱哟
  月亮弯弯 任你溜溜的爱哟
  康定溜溜的城哟 康定溜溜的城哟
  跑马溜溜的山上 跑马溜溜的山上

  还记得那首风靡全球、传唱了半个多世纪的情歌——《康定情歌》吗?

  不妨去一趟情歌之城——康定,亲身去体会那些极富高原上特色的民族风情。

  一般人知道康定这个川西小城,可以说绝大多数都是从《康定情歌》开始的。那悠扬的美妙歌声描绘着这样一幅画面:在跑马山山坡上,是绚丽多彩的满坡山花,一群群牛羊悠闲自在地吃着草,身着康巴服装的青年男女,围起圈来载歌又载舞,夜色之中是若隐若现的帐篷,阵阵歌声、笑声传向远方。这就是民歌中的康定小城。除了弦律本身的轻快、流畅之外,《康定情歌》歌词中对爱情的单纯质朴而又不失张扬的表达,恐怕也是人们喜爱这首情歌的主要原因吧。毕竟,爱情永远都是音乐的主题之一。那首《康定情歌》不知道陶醉了多少听众,也让康定小城在悠悠民歌声,翩翩民族舞之中,斐声中外。

  要前往康定,一般都在成都新南门车站乘车,我们很快就坐上前往康定方向的长途汽车去往泸定。汽车沿着成雅高速公路从成都平原出发,一路上可以观赏路途上的田园村镇和现代化工厂,逐渐就进入了青藏高原东部的川西丘陵山地,地形的骤然变化令人震惊,雄奇伟岸山脉很快就开始进入眼帘,沿着青衣江而上很快就到了有名的“雨城”雅安,接着翻越青藏高原的第一道屏障即二郎山,跟着穿越中国最长全长4176米的穿山隧道二郎山公路隧道,到达二郎山西翌的泸定县城。立刻,气势磅礴的“蜀山之王”贡嘎山就此展现在我们面前。

  贡嘎山位于康定城南55公里,是大雪山主峰。贡嘎山海拔7556米,是四川省最高的山峰,被称为“蜀山之王”。山区高峰林立,冰坚雪深,险阻重重,是一座极受登山爱好者青睐的名山。贡嘎山峰的高峻,远非内地一般名山可比。登临其上后,放眼望去,万里银白的雪域匍匐在山下,辽阔的视野和由山体的高度而产生的登山成就感绝对值得一攀。由于其海拔非一般山峰可比,因此要求登山者作足充分准备,以免因劳累和寒冷导致半途而废。到贡噶山旅游的最好季节是每年5月到6月的旱季和雨季交替期,因这段时间既有较高的温度但又无太大的雨量,适合旅游,并且最好在保障措施严密周到的条件下,沿着精心选择的西北山脊路线登顶。登山者多从西北山脊路线登顶,这也是前人总结下来的经验。另外贡嘎山下有缆车,也可送游客上山。

  然后就可以到达川西最大最深的大渡河河谷,一路上,经过瓦斯沟峡谷的河谷的风光的渲染,险峻的大渡河峡谷犹如飘带般蜿蜒在群山之间。沿大渡河南下,可以欣赏大渡河风光,跨越大渡河大桥,到达泸定就可以转车去海螺沟,一路下山而行直达大渡河谷底,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海洋性巨大冰川:海螺沟国家冰川公园,是可供普通游人观光的冰川。冰川与森林共存,从而形成独特的奇观。晚上就可以住在磨西镇上的国家冰川公园酒店或者旅游接待站。

  接下来,旅游的重点就是海螺沟了。海螺沟冰川是贡嘎山东坡众多冰川中的一条,是地球上同纬度的冰川中海拔最低的。冰川的雪粒盆是整个冰川的源泉,盆内冰雪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翻越盆沿形成巨大雪崩,故雪粒盆虽美丽神秘,却只可远观不可靠近。盆的边缘是我国已知最大的冰瀑布,晶莹剔透,雄奇无比。要游览海螺沟冰川,可以乘冰川公园环保观光车到三号营地,赏日照金山奇境,步行穿越原始森林,至冰川观景台,观金银重山,冰塔林,冰瀑、冰桥、冰蘑菇、冰洞、冰桥等等从未亲临过的自然景观,实地领略遥远而神秘的冰河风貌。其中,最为令人叫绝的冰川弧拱晶莹透明,蓝中透绿。另外,从三号营地开赴二号营地,疲劳之后还可以沐浴香雾迷漫的温泉。当然了,若要领略海螺沟特有的低海拔现代冰川的风姿,一定事先早作好充分的御寒准备。

  海螺沟区因垂直高差大、气候类型特殊,地形复杂,气候类型特殊,山下长春无夏,植被茂盛,绿荫苍翠,海螺沟地下长春无夏,气候宜人,山顶则终年积雪,海螺沟地处中高山、高山、极高山地区,落差极大,形成了自然界独特的七个植被带、七个土壤带,植被丰富,荟萃了我国大多数的植物种类,拥有大量珍惜保护动植物,春夏季节,花卉繁多,芬芳艳丽,动物繁多。

  从磨西乘车返回泸定县城。沿大渡河而行,来到著名的泸定桥。这是一座曾经决定了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古桥。参观后,你会感受到中国历史的沉重与辉煌。带着对历史的回忆继续乘车沿大渡河行进,来到“美丽的康定,溜溜的城” ——高原新城康定。游康定城内的跑马山,在“康定情歌”的优美旋律中感受浓郁的藏区风情。康定古城三山环抱,二水夹流,折多河贯穿城中,富有民族风格的各式建筑,错落有致地一一散布在两岸。

  康定县位于四川省西部,位于川西贡嘎山北端跑马山麓,是甘孜藏族自治州首府,也是一座历史悠久的高原古城。根据相关资料的介绍,藏语称康定县为“打折多”,其中的“打”意指经幡,“折”意指山峰,“多”意指为二水交汇处,另外,相传在诸葛武侯七擒孟获之时,派大将郭达在该地安炉造箭,所以,康定的旧名就是打箭炉。在元代、明代之时,这里还仅仅只是一个小寨,后来,随着川藏间“边茶”贸易发展,逐渐成为“边茶”贸易中心,极盛一时,专门接待来往客商和为客商搭桥等服务,也有作为代理商从事商贸的。现在的康定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康定传说

  关于《康定情歌》这首歌,还有一个传说,过去在康定城北,住有一位美丽的姑娘,由于家境贫寒,常在跑马山中砍柴以维持家计。姑娘在山中砍柴时喜唱山歌,甜美清脆的歌声,深得城里一位富贵子弟的爱慕。可惜他们的爱情遭到父母的横加干涉,这对恋人最终却未成眷属。这位男子为表达对自己爱情的向往,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康定情歌》。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传说而已,无论如何,这一点非常肯定,就是康定人的好歌。康定人的歌是张口就来,不分场合,不论条件。康定县因一首《康定情歌》而被称之为情歌的故乡,而在今天,一走进康定县,就能立马感受到康定人的爱唱歌的特性。当我们走进路边的一家小饭馆,立刻就能发现,每桌人不论男女老少,一边吃着,一边兴高采烈地拍着、唱着,歌者与听者的那份天然的不加任何修饰的快乐却强烈地感染着周围的每一个人,看着那一张张几乎笑到忘形的欢脸,不由的感叹:快乐原来就是如此的简单。在这里,就可以明白一首首单纯的粗犷的民歌在今天的生命所在。

  到了康定,然后就可以翻越折多山口,经摄影天地新都桥古镇,到达塔公,领略康定西北塔公镇的塔公大草原风光,大雪山西侧。来到这里感受天穹苍苍,雪山茫茫的无际草原,带着虔诚的心游览藏传佛教萨迦派寺庙塔公寺、西康佛学院还有八美石林,游毕后返回康定住宿。
  还可以专门抽一天前往康定西郊21公里的木格错风景区游览,在那里,沿雅拉河而上,经二道桥温泉,到达芳草坪,参观大青帐篷城;到达七色海,领略七色海神韵,进入药池山寨,享受药池沸泉四绝。沿杜鹃峡而上,经关门石和瑶池仙境,到达神秘野人海。同样也可以回到康定住宿。如果回去,很快就可以从康定乘长途汽车返回成都,非常方便。

  那首《康定情歌》,原名也就叫作《跑马山》。所以呀,去康定,自然应该去跑马山参加节日转山会。跑马山位于康定城郊,属于贡嘎山余脉,顶部平缓开阔,林木茂盛,绿茵铺地。跑马山位于县城东南隅,原名“拉姆则”,在藏语里意思就是“神女山”。据传公元八世纪70年代,印度莲花生大师派弟子碧如扎拉来此传教送经,见到此山秀雅怡神,写了《拉姆则》一书来赞颂,从此“拉姆则”之名流传于世。明末清初毁于战火,后选城南重建就是现在的“南无寺”。清代明正土司每年农历五月十三日,在山腰占地祭奠山神,并举行赛马会,从此明间称此山为跑马山并流传到今。因《康定情歌》美丽的旋律,“跑马溜溜的山上……康定溜溜的城……”因为那一曲《康定情歌》,使跑马山和康定城一并驰名中外。
24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08:03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大凉山的彝族风情 泸沽湖的摩梭文化(1)

大凉山浓郁的彝族风情,泸沽湖的摩梭人数千年积累而来的质朴文化,

邛海有如镶嵌在群山里的一颗明珠,螺髻山千姿百态的土林,

泸山下的“奴隶社会博物馆”的民族文化史料,

同时,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又是我国重要的航空、航天基地,

这就是西昌,融合传统与现代于一身的“卫星城”西昌。

四川西南的旅游胜地西昌,以其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和现代化的航天旅游观光而著称。西昌本身就像是一个矛盾结合体,因为说起来似乎有点奇怪,因为它同时是以自然的山水民风和现代化的航天旅游而著称的。这两样也许分开来看也并不出奇,可是居然就这样和谐地凑在了一起,情况也就有所不同了。

在西昌,曾经演绎过司马相如的开疆拓荒,诸葛亮的猎猎南征,杨升庵的浅吟低唱,马可波罗的异域探奇,“彝海结盟”的千古绝唱。

怎么样,到西昌去看看吧。到西昌,其实交通非常便利,从西昌出发,向东5公里就到了邛海和泸山,向西38公里就可以到达螺髻山,就是经盐源到泸沽湖也只是300多公里,如果以西昌为旅行中心,到四周都很方便。而到西昌也就更方便了,因为西昌可是成昆铁路线上的一个大站,每天都有火车直达。当然,飞机也是一个相当快捷的不错选择,西昌也是川西地区唯一拥有民用机场的城市。

西昌城以北的一个叫沙坝的幽深的峡谷之中,小溪浅吟清唱,悠悠流淌;两岸高山,郁郁葱葱,但就在这里,崛起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为了一座包括发射测试、指挥控制、跟踪测量、通信、气象、勤务保障等系统在内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综合性航天发射场,也是我国目前唯一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发射基地。

而西昌境内的泸沽湖风景区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尤其是以摩梭族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俗使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那醉人湖光山色,古老原始而又神秘的的民族风情,原始的宗教文化,如痴如醉的歌舞之乡,是旅游者的天堂。泸沽湖的至今仍然保留着古老的母系社会,一家之中以“母亲”为首,以“女性”为主,它独特的“走婚”风俗决定了它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沪沽湖养育的摩梭女儿,个个美丽健壮、勤劳善良,按照自己的质朴本性,遵循自己心的指引在这块神奇的土地上无忧无虑地劳动、生活、恋爱,在母亲湖的山光水色中最大限度地展示自己纯朴的本色。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大淡水湖,距市中心很近,卧于泸山东北麓,螺髻山北侧,水质清澈,山光云影,一碧千倾,是四川省十大风景名胜区之一。邛海以恬静著称,景色四季各异,诱人的邛海景色,与西昌晚间皎洁的明月,形成“月出邛池”的诗样的意境。

一旁的螺髻山就是凉山州境内的最高峰,其景观以博大雄奇见长,因为主峰形如一青螺,又似螺形发髻,故名螺髻山。中外罕见的峻秀挺拔的古冰川,温泉瀑布以及冰川湖泊与原始森林, 交相辉映,真是大自然的造化。

附近的泸山是一座集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于一身的景区。古人用松、风、水、月四个字来概括泸山的风景,曾有一幅对联这样写道:“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齐名;松涛声,海涛声,声声相应”,另外,那里最大的特色是儒、道、佛三教共存互敬,从无贬斥,也是泸山宗教的一大特色。1985年修建了凉山彝族奴隶社会博物馆,更是锦上添花。凉山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地,这座博物馆保存了大量关于这方面的实物和资料,还可以了解到凉山彝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各方面的情况。博物馆门前有一座雕塑,名叫“凉山之鹰”,它是彝族历史上的一位英雄——支格阿龙,是一位和后羿一样的英雄。正是“彝人制造”歌中的“远古神鹰”

《远古神鹰》

世代 世代传说的故事 支格阿尔 神鹰 神鹰
未来 未来 未来的命运 苍天 大地 神鹰 神鹰
远古远古 远古的人们 水深火热 艰难的生活
漆黑漆黑 不见天 荒凉荒凉 不长草
鹰翼好似剑 划破一片天 鹰鸣撕破夜 唤醒沉睡人

RAP歌词大意:天上有6个太阳 7个月亮 支格阿尔 射掉多余的太阳和月亮 从此人们不再遭受干旱的困扰 开始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拯救生灵的神鹰 你是祖先彝人的祖先 流着你的血 不畏强暴 顽强利锐不息的精神 哦

彝族歌舞

凉山是歌舞之乡,彝族是能歌善舞的民族。

西昌的青山绿水正是无限广阔的舞台,置身其中你很难区分,

哪是传说,哪是生活,哪是艺术。

舞影歌声已经成为欢悦高扬的生命力和希望的化身。

在西昌,“彝人制造”可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组合,似乎可以用“现代英雄”来形容。记得有一次我们一群围在一个大锅,坐在西昌城市里随便挑一个小店狂吃“串串香”,当大家的脸开始在灯光下逐渐泛着红光,酒酣耳热之际就听到周围有人在放声歌唱,就传来属于“彝人制造”的热烈的歌声:

风雨来临 雷电交加的夜晚
是我将要拍拍灰尘出发的时候
风雨的缠绵 雷电的狂乱
越能激发这颗难以安定的心
火辣辣的年代 灵与魂在挣扎
虎的化身鹰的后代大地的骄子
耳边永远回荡祖先的召唤
让我勇敢让我坚强泪往心里流

RAP歌词大意:尽管风雨肆虐 雷电狂乱 "彝人制造"依然坚持自己的信念 走向远方
道路坎坷 我们依然选择远方 成功失败不能再让苍天来做主 牵着我的手 握住你的手 我们一起往前走

那正是“彝人制造”的《风雨、雷电、诺苏 》。“彝人制造”是由三个年轻彝人组成,他们分别是曲比哈布、曲比哈日和倮伍阿木。他们的音乐在现在的流行乐坛之中独树一帜,肯定是离不开他们背后的特有的彝族民族文化背景。他们远远地离开充斥钢筋水泥林立的现代都市,怀抱对大自然的真诚崇拜,遵循的是自身的神秘法则、洋溢着只有在凉山山水之间才能酿造的对生活的乐观心态,最原始的愉悦激情。

[ 本帖最后由 笑着走天涯 于 2007-6-9 13:09 编辑 ]
25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08:18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大凉山的彝族风情 泸沽湖的摩梭文化(2)

当你到了凉山彝族地区,置身其中,才能真正理解歌声中的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正是青山绿水提供了无限广阔的舞台。当然,除了 “彝人制造”,其实凉山彝族本地的音乐更加值得回味。凉山彝族音乐风格古朴,品种繁多。依照惯例,民间音乐中的民歌和民间文学关系密切,很多普遍流传的抒情长诗,如《阿莫尼惹》、《阿依阿呷》等等都是用歌曲形式传唱的。在那里,音乐的踪迹随处可见,结婚时要唱的歌,如《惹打》,劳动时唱的歌,如《犁地歌》、《牧学歌》等,在山上就有专门的山歌,而彝族节日火把节就更有专门的歌曲了。此外还有儿歌等等了。总之,只要能够唱歌,什么时候都可以唱歌,表情达意,大喜或者大悲,舒解疲劳,日常生活之中有了歌声,生活就会呈现全新的面貌、彝族民歌中最为感人的当数《妈妈的女儿》,那撕人肝肺的歌声是彝人传统文化中婉约派的高峰,在大凉山的各个角落生长。

《妈妈的女儿》也是凉山最流行的一首歌,它是在姑娘出嫁时,新娘要在女伴陪同下边哭边唱《哭嫁歌》唱的,因此又叫《哭嫁歌》。哭嫁是彝族婚俗中最具特色的形式之一。彝族的《哭嫁歌》有传统唱词,也有即兴发挥。彝族姑娘一般从十一二岁就开始学唱《哭嫁歌》,不会唱就叫人瞧不起。《哭嫁歌》正是反映了在等级森严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以及“买卖婚”和“转房”制度之下彝族妇女悲惨命运和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通过一位嫁到远方的姑娘哭诉自己悲哀的一生,歌声中有对暂时的母爱的刻骨铭心的记忆,有对社会的强烈的控诉和抗议,有对对自由婚姻和幸福生活的渴望,例如其中的几段:

大片田地里,谷稗一起长。
留谷作种子,稗子被抛弃。
留种心得意,被弃心不甘!
房宅十余间,子女排成行。
留子守家业,把女嫁出去。
子留固得意,女嫁心不甘。
……

生长母家时,睡时枕母臂,
饥时食母饭,寒时穿母衣;
不下塘汲水,不上山砍柴,
挖菜不攀篱,慈母为照理。
嫁到夫家去,砍柴登高山,
汲水下池塘,挖菜攀刺篱;
菜叶若枯黄,夫家说闲话,
汲水水浑浊,夫家闲话多!
……

那一唱三叹的哭号陈词,听者无不为之动容。

用心体会,因为地区的不同,彝族各地的民歌风格也会有所不同。相对而言,凉山东部地区的民歌感觉敦厚朴实,中西部地区较为轻柔优美,而南部地区的则高吭激越,地区色彩鲜明。总体而言,彝族民歌有压抑低沉之感,但总是不离其本质的朴素优美的民族韵味。至于伴奏的民间器乐,常见的有口弦、月琴、马布、葫芦笙、胡琴、彝箫、坚笛、唢呐等。同时它们不仅仅只是作为伴奏,往往可以进行独立演奏。此外,吹木叶,即以一片树叶来吹奏乐曲也是彝族人民喜爱的一种方式,又方便又环保。

凉山彝族的民间舞蹈往往和歌唱、器乐的演奏分不开。否则,为什么会叫载歌载舞呢?在那里,民间舞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产生于生产劳动中的舞蹈,如荞子舞、包谷舞、织毡舞等,大多是模拟劳动的特色动作和形象重现生产过程,用以表现耕牧的勤劳,另一类是在节日或在婚嫁欢乐场面中常见的舞蹈,如跳锅庄、跳都火、对脚舞、被毡舞、芦笙舞,表现丰收的喜悦、爱情的追求。

就我而言,感受最深的还是彝族的热烈奔放的集体狂欢舞——达体舞,主要是来源于那一次在火把节上的亲身体验。

火把节是彝族人民传统节日,“火把节”对彝族同胞来说,如同汉族的春节一样,特别隆重,之所以在彝族人心目如此重要,是因为有个古老的神话传说:“火把”保住了彝族人的家园,带来了彝族地区的年年丰收。相传,天神安体古兹派遗的使者凶神斯惹阿比每年在人间凶残成性,无恶不作,人民怒不可遏,忍无可忍。后来,终于出现了英雄阿体拉巴率领百姓杀死凶神,天神大怒,就放天虫到人间,饕餮五谷,骚扰牛羊,要以饥饿惩罚百姓。英雄阿体拉巴集中大家的智慧,割来箭竹、蒿禾、山草等等扎成一捆捆火把,举火烧死了所有的害虫,保住了庄稼,也保住了家园。从此,彝家每年夏末收获之前,都要燃点火把,纪念他们心中的英雄阿体拉巴,后来便形成了“持火照天以祈丰年”的习俗。另有一人说,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彝族谚语形容火把节为一个是“苦什”意为过年是嘴巴的节日,一个是“都则”,意为火把节是眼睛的节日。每年夏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的数日内,火把节的内容非常丰富,彝族同胞要穿上节日的盛装,载歌载舞,举办声势浩大的选美活动和赛马、摔跤、斗牛、斗羊、斗鸡比赛、跳达体舞、对歌,并在夜晚点燃火把在旷野中游行。

在彝族人火一样的热情中,跳起欢快的三跺脚,喝下醉人的彝家米酒,唱起欢乐的彝家民歌,举火把游行,一夜狂欢,真不愧为一种享受。

那天黄昏,西昌明净的天空还挂着绚丽的彩霞,四面八方的人群就开始举着火把向晚会会场集中,在市区以彝海结盟纪念碑为中心三条主干道上,人们开始围着火堆跳舞。到半夜,狂欢达到高潮,激情的人们和着彝族民歌,人们沉浸在欢乐之中,无论是远来的客人,或是当地的市民和村民,一同跳起独具彝族特色的达体舞。几条大街都充满了人流、歌声和舞蹈。远远望去,火把游曳,篝火闪烁,笑声、歌声、鼓声融在一起,直至午夜后,才尽兴而归。
26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09:35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大凉山的彝族风情 泸沽湖的摩梭文化(3)

置身于偌大的广场,围着熊熊燃烧的篝火,伴以欢畅节奏轻快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族音乐,在场的男女老少手拉着手,踏着民族风味的节拍,跳起达体舞来,起来舞蹈的动作非常简单,又加上大家手拉手,非常容易就受到感染就学会了,其实就是不会,那也就跟着跑吧跳吧,追逐着悠扬热情的音乐节拍,脑海里没有别的,只有欢乐和笑脸,那也是平常难得的宣泄与放松。

这种踏地舞或者也可以叫脚踏舞,是在传统的彝族歌舞基础上编创而成的一种集体舞蹈。动作简炼明快的达体舞,从彝族民间艺术中开出的凉山歌舞之花,不仅可以在舞台上一展风采,同时也在现代生活中遍地开放。完全可以借鉴一下,中国人一向没有狂欢的传统,不妨借此来表达心中的激情,想像一下,例如在天安门广场,大家手拉手,围成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圈子,跳跃飞舞狂欢,飞旋,飞旋,在一起,那场面会是如何得热烈和壮观和感人。真是希望在以后还是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亲切的集体舞蹈。

离开的时候,靠在车窗边上,众人都在昏昏欲睡,也难怪,谁叫昨晚大家如此疯狂尽兴呢,忽然,车里响起了“彝人制造”的《思乡曲》,引发了大家的依依留恋。

啊天黑 倦鸟归
侬的心 变得郁
夜星空 月儿圆
斯的心 思故乡
山坡上 雪白的羊
还在吃草吗?
儿时的伙伴
还在牧羊吗?
心中的这时
父亲谆谆教诲
身在异乡 魂在家
父母恩难忘
我的索马贝贝已经长大
还好吗?
爸爸 妈妈
烛光辉 泪不尽
暗的窗 孤的意
儿的心 向妈妈
思故乡 故乡遥
此时此刻 你们过得好吗?
孩儿想念你们
还有我的父老乡亲
还是那么朴实吗?
门前 大树盈盈
依然挺立吗?
………
27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10:21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云南:歌声中的温暖的回忆



  难忘在云南的所有的点点滴滴……
  难忘石林的阿诗玛的美丽传说与动人歌喉
  难忘大理的动听的《蝴蝶泉边》与风花雪月
  难忘丽江古乐的飘飘仙乐与璀璨星空
  难忘一切的一切……

  一个北京的冬天的中午,与往常一样,阳光照例通过厚厚的玻璃,照射着被十分卖力的暖气片烘得暖洋洋的小屋。我就靠在窗前坐着,望着前面只剩有一两片干枯的木叶的一株不知名的树,在风中的摇摇晃晃,在晴朗的蓝天的衬托之下,显得尤其落寞,忽然,我听到了隔壁一边不知是谁的的收音机里忽然传来动人的旋律,只觉得有种莫名的打动了我的心,仔细一听,原来正是许巍的那一首《温暖》:

  我坐在我的房间
  翻看着你的相片
  又让我想到了大理
  阳光总那么灿烂
  天空是如此湛蓝
  永远翠绿的苍山
  我爱蓝色的洱海
  散落着点点白帆
  心随风缓慢的跳动
  在金色夕阳下面
  绿色的仙草丛里
  你的笑容多温暖
  我爱丽江夜晚 熊熊的篝火
  我们歌唱跳舞 快乐简单
  我爱蓝色夜晚 漫天的星光
  天使掠过头顶 飞向远方
  在我怀里 你轻声低语在耳边
  那一些温暖在我心间
  伴随我想你的今天
  你让我长久沉重的心
  感到从没有的轻盈

  歌声在讲着一个故事。在故事中,是一段美丽的记忆。在大理,在丽江,故事的主人公在一起,他们唱歌。他们跳舞。他们温暖。歌声里的游者许巍该是迷惘的吧?是寻找的,漂泊的,有着些许压抑和沉重的,但是同时分明是以一种平静的心态来思考着生命中的种种,例如有关于旅行,例如有关于云南。

  我的思绪随着音乐起伏飞扬。在北京,四季尤其分明,一一呈现春花的烂漫,夏雨的热闹,秋风的肃肃,冬雪的皑皑。而在遥远的另一边——云南,在记忆之中却永远是温暖如春。

  外面吹着瑟瑟的寒风,屋里却依然享受着煦煦的阳光,在这样一个冬天午日的阳光,聆听着许巍的《温暖》,不由不回忆那次刻骨铭心的云南之行,这份温暖确是真实。

  终于决定要去云南了。其实早已向往已久了,记得很久以前,云南就是我向往的天堂了。我一直叫嚣着,以自己独有的调子高歌:我要去云南,我要去云南……还记得当时收集了一大堆的参考书,竟又不去看,嘴巴上说是因为喜欢留几分茫然和未知,其实却是心里明白,反正也是去不成,看了也没有用。

  不过,那次就不同了,我开始正式而全面作准备了。正如人在峡谷里走着,左边是山,右边也是山,两者仿佛立刻都要擦撞过来,不免有点惊心动魄。脚下又都是些野花,走起路来就有点跳的意味,怕踩着了一路的芬华。在极其旺盛的时候,也往往就是在最堪痛惜的时候。所有,要学会珍惜,应该好好珍惜稍纵即逝的每一次机会,应该好好珍惜每一个分分秒秒。

  所有,那次在云南之行前,我上网下载了许多背包客在云南优游行的资料,为出行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当然我心里也明白,无论是哪里,都是到了以后才发现,原来,和事先预料的不同。但是,有备无患吗,所以事先的准备还是多多益善呀。

  有朋友如此说,不妨准备好多几套换洗的衣物,其中一定要含有较厚的一套保暖衣服,因为如果要登玉龙雪山或梅里雪山,这些可都是必备的不可缺少的行头。另外,太阳镜,防晒霜,太阳帽,驱虫水,洗漱用品,照相机,胶卷,也是一样也不能够少呀。当然我那次为了省事省钱,特地借了个超高级的数码相机,可以随心所欲,想拍就拍了,笔记本,地图,笔,带好证件。更加内行的朋友则一脸凝重,既然是背包自助游,什么都得自己打理,要先作好吃苦耐劳的打算,可不能让一些小挫折败了游兴。我也笑笑接受,精神准备也是不可缺少的啦。

  当然了,“不要把旅行想象得太好!”,行前我一再受到这样的警告。于是,在走过很多地方之后,云南,就这样意外地成为了我最热爱的地方之一。我在云南的游历,古城的大街小巷,高原的异域风华,真是人生中一段梦幻般的美好时光。

  终于要去云南了,我一直在心里笑着,感觉仿佛回到了童年,想起了那个为了明天就要春游今晚就会兴奋得睡不着觉的小孩子。
28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10:37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路南石林:群岩叠翠中的歌声流转

阿诗玛,

随着飘逸的动人歌声,

有着瑰丽的想像传说,

成为一个永远的传说,

那位勤劳美丽的姑娘,

那段单纯朴实的悲剧爱情。

一到昆明,虽然感觉到这里气温不高,但我很快就能深刻的体会到紫外线的热情。我的心不由一沉,看来想要保护皮肤这一任务任重道远,可是,旅行的乐趣在前方大力吸引着我们,于是,我们很快就打点行装,稍微休息一下饱餐之后就开始信心十足的开始这次的云南之行,第一站便是号称天下奇观的石林,去那里寻访我的心中阿诗玛的故土。

石林风景区位于距昆明100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县,整个风景区由“二林、二洞、二湖、一瀑”七个自然景观区组成,即大小石林、外石林、芝云洞、奇风洞、长湖、大叠水。石林属于喀斯特地貌,由于地壳的运动,大约在二百万年前形成千百万座拔地而起的石峰,与众多的石柱、石笋、石芽连成一片石林。

到达石林,只见门口触目惊心地立着有好几个身着彝族传统服饰的阿诗玛们和阿黑们,走近一看,原来是导游,这个点子倒是挺别致的。我们去的是路南石林,更准确地说是李子箐石林,李子箐石林正是路南石林的主要游览区之一,它包括大石林、小石林、外石林三个部分。沿着林荫小道沿阶而下,首先步入的是“大石林”区。入口处峭壁较为平滑,如同一幢大屏风,上面先声夺人地刻有“彩云深处”、“拔地擎天”、“千峰竞秀”等气势磅礴的字词,神形兼佳。穿过曲折的岩间小道,来到了一间石屋,里面井井有条地放着天然形成的石床、石枕、棋桌、茶几,环境异常清幽。

走出石屋,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在我的面前是一大片地草坪,绿草如茵,而四周比肩凛然威武的石峰平地而起。在石林中,居然有如一块碧绿的翡翠镶嵌在山间的剑峰池,一片绿意荡漾。在四周接替而起的石峰丛中,衬托着天光云影,尤其可爱,只是池中还有一峰突起,就这一点使得我觉得这还不够温婉,不过,当然了,只是在此刚硬的环境之下居然出现了如此秀色可餐,已属不易。由池边的那条崎岖小道攀援而上,提心吊胆并且手足并用地过了天桥,才到达莲花峰顶。这莲花峰居然高出水面很多,巨石横卧,峰顶石片上翘,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朵素洁优雅的石莲花,不愧为大自然的手笔。

从莲花峰艰难地下来,继续向东北前进,只见曲折的小道好像毫无休止地向前绵延,忽而崎岖,忽而平坦,我这次开始在口中念念有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好像只有这样,我才有勇气继续前行,自然了,一路上两边的风景也随之变化,妙趣横生,使得我一路走得更加富有兴趣,也就会轻松多了,一会儿就看见有对鸳鸯在那边戏水,那边又有凤凰在得意地展翅,呦,那里的大山峰不正是一头栩栩如生的大象……这些奇峰异石,精巧别致,妙趣横生,既是一件件独立的艺术杰作,又可连成一座内容丰富的艺术迷宫。漫步其中,只觉得峰回路转,险象环生,常使人乐而忘返。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立于路中间的一块怪石,根据叩击部位的不同,就发出各种高低不同的音响,若是有音乐高手在场,演奏起来,一定令人心动神驰。当时的我仔仔细细、上上下下地看了个遍,也找不出原因,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看来,只能理解为大自然地恩赐了。

“外石林”别有风采,这里地势开阔,景观疏朗,山风徐来,偶然还能够听见动听的群鸟啁啾。这里的山石形象也是尤其逼真,无不维妙维肖,配合清幽广阔的背景,给人宁静、舒缓之感。这里与大石林相比,一深一广,一张一驰,配合得天衣无缝。

小石林则紧靠石林宾馆西侧,与大石林紧密相连而又自成格局。这里林木青葱,地势平坦,中间不时有山茶等艳丽的花朵不甘寂寞,调皮地从崖间探出头来。毫不例外,这里的几块草坪四周也点缀着奇峰怪石。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圆形的碧池之旁,有一座石峰,顶端略为呈现淡红色,给人印象深刻,宛若一位身材苗条美丽的撒尼少女。这个风韵天然的少女造型,不正是撒尼民族民间叙事长诗女主角阿诗玛,当地人称之为阿诗玛。出于对阿诗玛的怀念,和阿诗玛合影似乎也成了游石林的“必选项目”。其实,这也正是我来石林的目的。

彝族撒尼人有一篇著名的叙事歌《阿诗玛》。这是在撒尼人中广为流传的、撒尼人民用血和汗培育起来的一朵永不凋谢的鲜花,它歌颂了劳动、勇敢、自由和反抗精神,体现了撒尼人民反对压迫和追求自由幸福的美好愿望。撒尼人民用全部的心灵和智慧去塑造了勤劳美丽的,并且随时随地歌唱“阿诗玛”,并不断地用自己的生活来丰富它,用美丽动人的诗句去刻画和塑造自己喜爱的阿诗玛。

“阿诗玛的歌声最响亮,绣花绩麻缝衣裳,阿诗玛的手艺最高强。”

那是勤劳能干的阿诗玛。

“玉鸟站在树枝上,雄鹰落在高山旁;只有我这年轻的人呀,还没有落脚的地方。啊,阿诗玛呀,什么样的人儿你最喜欢?什么样的人儿你才心爱?”阿诗玛这样回答阿黑:“青松直又高,宁断不弯腰;上山能打虎,弯弓能射雕。插秧一片绿,秋收一片金。跳起舞来百花开,笛子一吹百鸟来;这样的人儿我最喜欢,这样的人呵我才心爱。”

那是聪慧真诚的阿诗玛。

“他家不管多有钱,都不是我的亲戚,我家怎么穷,都不嫁给有钱人。不嫁就是不嫁。高山上的青松呀!能断不能弯;我绝不嫁给热布巴拉家。”

那是忠贞坚强的阿诗玛。

“勇敢的阿黑哥呵,阿黑哥!亲爱的妈妈呵!这就是我存身的地方。从今后,我们不能同住一家,不论是山上还是湖边,只要你们来叫我,我就回答!”

最后阿诗玛被无情的洪水卷走了,但最后化身为岩石,同时永远地留在人们的心中。至今,人们高喊呼唤“阿诗玛”的回声依然荡漾在山谷间。

“她在云端里,在湖水里,在花丛中,她永远在我们的心里。”

故事里有着瑰丽的想像和传奇,山峰两分,化身山石,一段与梁祝传说类似的悲剧故事里,超越了平淡压抑的现实生活,借助幻想,飞升到了另外一个世界,那里才可以生存着如此美丽天真的生命,可以存在如此单纯朴实的爱情。

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人们,不仅仅是彝族撒尼人,都依然怀念阿诗玛,那位勤劳美丽的姑娘的原因罢。

路南之行虽然短暂,但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就是路南石林的"三绝":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山川秀美的千姿百态,文人墨客的诗文传奇更留下了许多引人入胜、回味隽永的古老传说,导游那别具风味的服饰以及妙趣横生的解说,更使这片怪石嶙峋,崎岖逶迤的土地增辉异常。

离开的时候,导游“阿诗玛”告诉我们,云南号称彩云之南,如果有幸你可以看到许多美丽的彩云,那可都是真正的五彩祥云。看彩云最好的时间是早上日出过后和晚上日落前后。

回来的路上,我们就亲眼目睹了云南的彩云。那是还正是半路上,我正在昏昏欲睡,虽然肚子还在抗议,我忽然被同行叫醒了:“快,快……”看,我为眼前的一幕震惊了,被空中盛开的灿烂的彩云震撼了,这可是云南才有的金灿灿的辉煌色彩呀。
29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11:26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大理传说:风花雪月与蝴蝶传说(1)



  提到大理人们总会想起苍山洱海、蝴蝶泉以及五朵金花,
  还有如画的田园风光、洱海畔的渔家情调,
  还有绮丽的自然风光。

  扪心自问,为什么会喜欢大理?
  是缘于那关于“风花雪月”的故事?是《蝴蝶泉边》的动听歌声?典故?风景?建筑?风情?抑或我是个喜欢怀旧的人?

  传说中的大理有“风花雪月”四绝,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大理新城所在的下关,不仅常年吹风,而且非常有特色,谚语“风过门槛把地扫”便是形容得历历在目。在大理一提到花,不会不想起名甲天下的绚丽多姿又姹紫嫣红得云南茶花,尤其是在大理。《天龙八部》中不正是借段誉之口大夸大理茶花吗?知名的苍山因有雪,显得尤为妩媚动人,而居四大景观之首却是洱海的月,每当阴历15日的时候,高原洁净的夜空中悬一轮圆圆的月,景色奇美,倒映在洱海水中的月亮与空中的月亮相映成趣,成为大理最独特的景观之一。

  很有意思的是,“风花雪月”也正好可以用来形容白族姑娘头上的包头:包头的整个形状象一个弯弯的月亮,包头最上面的一圈白绒毛,表示朋友的多少的包头上绣着漂亮的花饰,分别对应了“花、雪、月”,还有,那飘在耳畔不时轻拂着肩膀的那一缕白色丝线正是象征着下关风。大理最具代表的四大美景,就这样在一顶顶少女的帽子上表现的淋漓尽致,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坐在开往洱海公园的车上,行进在郊野的小路上,微风习习,放眼望去,碧绿的稻田,苍翠的远山,古朴的老树,我们先睹为快,饱览了大理的自然风光。

  到了洱海,很欣慰发现居然洱海的海水水质很是不错,没有了躁动、没有了兴奋,静静地凭栏远眺,起伏的山脉,夕阳的余辉,亮澈的天空,闪烁的波纹映照着我们年轻而迷茫的脸,

  船到了两个小岛,一个是罗荃半岛,岛上有一著名的天镜阁,也就是观音阁,是洱海四大名阁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细节处理非常细致、精妙。另一个小岛住的是一些大理白族原住民,可以到他们家中品白族三道茶。白族三道茶,一道苦,二道甜,三道三回味。自然值得一尝。主人更为品“三道茶”的诠释:品茶也是品味人生的沧桑和真谛。说得也是,人生不也是“一苦、二甜、三回味”吗?三道茶中,我觉得最好喝的是“二道茶”,香甜浓郁,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而要好好珍惜,否则在回味的时候就是一片空白。另外,招待会上白族青年男女跳起了传统的舞蹈欢迎远方的客人,演绎着白家的民风民俗,所表现的白族风情,给人印象非常幽默、风趣,使人忍俊不禁。

  但是,大理还有一条有名的“洋人街”,一条融吃喝购娱玩为一体的街道。这里,随处可见各方人士,酒吧林立,各具风姿,间有工艺品、服装店。同时具有异域风情和乡土气息。叫上一壶茶,点上一盘生葵花子,伴着肆意流淌的音乐,就着摇曳的烛光,斜倚在木条长椅上与三五知己畅谈,衬着身边怒放的各色花花草草,人生居然可以这样闲逸。

  白族有不少节日,如“绕三灵”、“石宝山歌会”、“本主节”“耍海会”和规模盛大、内容丰富的“三月街”、还有白族人自己的“火把节”等众多的节日。在大理,最著名的要算是“三月街”了,规模、形式类似北京的庙会,却又多了人山人海的对歌会。只可惜我们没有这么巧,不过,大理的扎染也是非常有名的,飘在阳光下的那一块块蓝底白花的扎染布吸引着作为游人的我们。当然,瓦蓝的天,静谧而洁净的街道,连心情也都不同了,令人走在其中也是一种享受。

  草草就过午餐后,直接奔往以大理三塔著名的崇圣寺。崇圣寺立在苍山之麓,始建于唐代,也就是南诏时代,后来经历历史沧桑,只剩下直指苍穹的三塔供人凭吊。大理三塔的主塔是空心四方型,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特色,与中原建筑不同的是塔高16层而非15或17层,它反映了“男女双修方成正果”为最高境界的南诏佛教特色。该塔最高二层曾在地震中开裂,又于次日的地震中震合,仅仅留下了一道可以辨认的裂痕,也算是一个奇观了。主塔后面的二个小塔就不同了,都是八角型实心十层,这分明地表明这已是典型的宋代建筑了。由于多次地震,南塔向内倾斜,北塔向内倾斜,向主塔靠拢的态势。与事先的想像不同,大理三塔是高耸在多层台级堆砌的庙基之上,三塔之下自然也就没有可以映见倒影的清水碧波,以前常见的例如电视宣传片中的三塔倒影据说是在洱海边的公园中拍摄的。这可是最意外的收获了,真是不看不知道呀。

  去大理,自然要去蝴蝶泉。蝴蝶泉就在大理城北20公里,泉水大约有两三丈宽,四周则有大理石栏杆围着,一边正好有一株老榕树横卧水面,有着款款的深情。五十年代曾经有一部很受观众喜爱的电影,名字就叫《五朵金花》,电影所展现的大理风光、云南音乐、白家风俗至今为人津津乐道,洱海、苍山、蝴蝶泉也因此声名远扬。当然,现在的蝴蝶泉的名满天下,不仅是因为这部电影,更因为“南诏蝶会”的传说增添了些许神秘的色彩。据说每年的四月十五,古树开花,状如蝴蝶,成千上万的蝴蝶聚集在泉边的老榕树上衔尾接翅,连须钩足,从树头倒垂至水面,象一条灿烂绚丽的彩带,而泉边树丛中也有无数彩蝶飞舞,五彩缤纷,络绎不断,形成旷古奇观。想想那情形,要多壮观就有多壮观。
30
 楼主| 发表于 2007-6-9 13:12:12 | 只看该作者
《跟着音乐去旅行》 西南地区

大理传说:风花雪月与蝴蝶传说(2)



  实际上,当我站在真正的蝴蝶泉边,却是有点失望,因为眼前的蝴蝶泉并不大,那棵老榕树却更令我有所安慰,因为那棵老榕树绝对是足够古老,足够高大,下面是淙淙的泉水流入山下的小湖,宁静的湖面上倒映着篮天白云、绿树青山,湖边还到处种满了茶花和杜鹃,宁静而美丽,自然是白族少男少女谈情说爱的好所在,那一曲动人的《蝴蝶泉边》也只有在这里才会有那样的韵味。
  蝴蝶泉边
  季康词 雷振帮曲
  哎,哎!
  大理三月好风光哎,
  蝴蝶泉边好梳妆,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
  阿妹梳头为哪桩?
  蝴蝶飞来采花蜜哟,
  阿妹梳头为哪桩?
  哎,
  蝴蝶泉水清又清,
  丢个石头试水深,
  有心摘花怕有刺,
  徘徊心不定啊伊哟。
  哎,
  有心摘花莫怕刺哎,
  有心唱歌莫多问,
  有心撒网莫怕水哟,
  见面好相认。
  阳雀飞过高山顶,
  留下一串响铃声,
  阿妹送我金荷包哟,
  哥是有情人啊伊哟!
  燕子衔泥为做窝,
  有情无情口难说,
  相交要学长流水哟,
  朝露哥莫学啊伊哟!
  祖传三代是铁匠,
  炼得好钢锈不生,
  哥心似钢最坚贞,
  妹莫错看人。
  送把钢刀佩妹身,
  钢刀便是好见证,
  苍山雪化洱海干,
  难折好钢刃。
  橄榄好吃回味甜,
  打开青苔喝山泉,
  山盟海誓先莫讲,
  相会待明年。
  明年花开蝴蝶飞,
  阿哥有心再来会,
  苍山脚下找金花,
  金花是阿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骑行天下 ( 粤ICP备12077654号

GMT+8, 2024-5-9 21:28 , Processed in 0.0280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