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
发表于 2009-9-3 09:56:50
又有大片看!!!!!!!!!顶!!!!!!继续
木子
发表于 2009-9-3 12:04:46
新疆风情。。。要好好来看。$6$
EdisonTan
发表于 2009-9-3 12:20:06
坐等大片..
先顶再慢慢看看
京里
发表于 2009-9-3 13:41:54
强$6$顶,继续PP.
佑如何..
发表于 2009-9-3 17:04:35
本帖最后由 佑如何.. 于 2009-9-3 22:23 编辑
骑行路途
7月17日
因为这次突发事件,新藏线上的骑行者少了很多,一直有所联系的骑行者电话商议后,初步决定统一出发。
喀什去叶城的路上,窗外的美景始终提不起我们的兴趣,众人处于昏昏欲睡之中。到达叶城,办理好边防证,但由于特殊原因,我们推迟了当天的行程。
7月18日 普沙村前20公里
大早起来,大家各自埋头检查着自己的爱车。出发了,不一会就缓缓行至零公里的地方,停留下来早餐并拍照,我们飞奔去了对面的邮局盖上了第一个邮戳。阴差阳错,今天这个日子刚好和三年前走川藏线的时间不谋而合。巧合,还是天意?不得而知。我想我今天关注的重点是如果要翻过库地达坂,那就意味着一天内要从1000海拔的叶城整体上到3000的海拔以上。这对人本身是个极大的挑战。
下午到达普沙村,其中一个车友由于发烧,再加上高反严重,需住院治疗。在我们大家善意的劝阻下,他思量再三,遗憾地选择退出了。我能理解他的感受,许多人为了这条线路的骑行,准备了几个月甚至几年,但由于身体因素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不得已而放弃。这种放弃是难以取舍的,但在生命面前,一切又显得那么苍白无力。
时间过去的很快,按照目前的时速,我们不可能翻过达坂。于是,就地扎营成了最适合的选择。
7月19号 127道班
每个骑车人都爬过山,翻越达坂的艰辛不必多言。而且,此时早已经进入砂石路段,时速只能在有限的8公里以内。身上汗如雨滴,却不能脱下冲锋衣。这里的天气说变则变,此时的晴空万里,瞬间就可疾风骤雨。只能硬着头皮往前走,连看路的勇气都没有了。终于到达山顶,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就地躺下。总之,疲累缠绕着每一个人。
有上山必有下山,和登山者下山难不一样的是,下山总是骑行者最为期待的时刻。休息片刻,所有人汇集后,我们准备下山。果不其然,即使在砂石路上,时速最高也达到了50码之多。一路下到127道班,维族主妇帮我们做饭,安排住的地方,每人收费25,比搭着帐篷煮方便面强了许多。
7月20日 193废弃道班
一路骑兵摸黑上路了,今天好些人是冲着那有限的30公里柏油路面去的。心情大好,所以也就起了个大早。新藏线的确是非常枯燥的一条线路,一路扬起的灰尘,范围广且猛烈的山风,还有那连绵不绝的暗黑色的山体。
不过,能在与天地如此接近的地方随性而为,却也不失为长途骑行中最大的乐趣。将灵魂赤裸裸地展示出来,在山之巅放声高歌,没有了喧嚣,没有了聒噪,多了一份自我欣赏的纯寂。大吼:让压抑滚蛋!
193废弃道班,我到了。
在新藏线上的绝大多数时间是需要帐篷的,它的好处不少,但麻烦也多。第二天早上无论你怎么迅捷,收拾的时间也得半个小时之多。
7月21日 麻扎兵站
麻扎,在阿拉伯语中的意思是参拜之处,在维吾尔语中就是坟墓的意思。简单,直白、明了。老实说,过麻扎达坂心里多少有些担心,毕竟这一路上道路崎岖坎坷,周边山石兀立,危岩凸出。
新藏线上最困难的路段之一就是从叶城出来的三大达坂,麻扎更是新藏线最长的达坂,上下合起来有70多公里。不过,我们很清楚,它们是拦路虎,也是纸老虎,无论怎样,我们都是要过去的。
一直以来,骑车的速度如果每天都受限的话是件很痛苦的事。但在这里是没有办法的事,骑的快你就失去了补给和休息的地方,高海拔的地方搭帐篷又会遭遇风雪,只能按照攻略上的提示到当天的目的地。
停歇、饮水、喘气、上马,最后3公里一鼓作气上到麻扎达坂顶,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古人的那句叹息——“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美,让我留恋,以至于丢失了回忆……
下山到了麻扎兵站,在一家川菜馆打尖住下了。逐渐暗黑的天使得看乔格里峰的心愿成为了泡影。
7月22日 301废弃道班
远处,湛蓝的天,洁白的云,还有那不断呱噪的乌鸦。
大段的上坡与盘山路,成为了今天骑行的主题。这里,终年低温,空气稀薄,最难受的是不停歇的逆风。揉着近乎红肿的双腿,狠命的拔着烟。
目的地是距离山顶10公里左右的铁矿工人的驻地,没有想到60多公里的路,足足骑了近8个小时才达到。但不知何故,工人们谢绝我们借宿,这样就意味着我们必须择地搭建帐篷。
再往前2公里,我们到了一处废弃道班,如之前废弃的道班一样,不要指望有多好,只要可以避风即可。
搭好帐篷,我们开始煮面,就着老干妈吃着干硬的馕饼。这时候什么东西到了嘴里都是最美味的。一阵说笑之后,早早躺下睡觉了。这天,我梦见烧烤与啤酒,梦见了必胜客,还梦见了温暖的床。
7月23日 30里营房
喀喇昆仑山的气候就像京剧的脸谱,变化无常。晚上大家都睡了个早熟,根本不知道外面早已变了天。只是感觉到非常的冷,打开帐篷,外面已是一片冰天雪地的世界,银装素裹,晶莹剔透。
残酷的气息扑面而来,就这样一个风雪交加的早上,我们上路了。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冷飕飕的寒风不断灌进脖子,手与脚都僵了,一路牢骚不断:“老天,这只是7月,至于这样么?”短短的8公里,我走(推)了4个小时。抵达山顶,气温估计已经在零度左右徘徊。
翻过黑卡达坂,眼前豁然开朗,达坂另一边风景独好。山明水秀,重峦叠嶂,一股春的气息迎面而来。真可谓,一山相隔两重天啊。
一路的下坡,让我们精神抖擞。三十里营房——219线上新疆段最大的补给点。我一定要吃好,喝好,休息好。
狂野の惩
发表于 2009-9-3 18:18:00
顶顶!再慢慢欣赏。。。
透明的黑
发表于 2009-9-3 19:33:42
继续哈,慢慢来不急不急····
桃源闲人
发表于 2009-9-3 20:34:00
细细地品味着:)
快点好吗?每天都上来等着新内容,脖子都长了:lol
行云流水
发表于 2009-9-3 21:09:06
支持一下!
MING
发表于 2009-9-3 21:23:20
15楼倒数第6张,那路为啥弯成那样啊?!也难怪60公里要骑8小时了.那60公里是指直线距离吧:L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