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明的黑 发表于 2009-9-7 19:55:25

60# 水的旋律

绝世好波 发表于 2009-9-7 21:18:01

骑车进藏的都是勇士
骑车走新藏线进藏的是勇士中的勇士
骑车在这非常时期进藏的是勇士中的精品勇士
文字和相片都很精彩,可以看到,感受到你们一路走来的艰辛与快乐
谢谢你们带给了我热血沸腾的感受。
转弯的风 发表于 2009-9-7 17:09 http://www.szbike.org/bbs/images/common/back.gif
风胸什么时候,我们也去爽一爽,哈哈

佑如何.. 发表于 2009-9-8 17:05:17

本帖最后由 佑如何.. 于 2009-9-8 17:35 编辑

8月3日   那不如
    风儿掠过空旷的青稞地,在山谷里回荡起悠扬的和音。今天我们一起爬坡,一起登山,一起过河,明天有同伴就要进入扎达去看古格王国。
    说心里话,如果不是时间的缘故,我肯定会进入古格看看。去扎达的两条路线现在全面动工修路,非常不好走。古格王国——作为一个颇具规模的古城,当毁灭袭来之时,在这个美丽的王国里,甚至平静得没有一点预兆,留给后人无尽的遐想。
    抽着烟,浮想翩翩:夕阳西下,站在金黄色的古城下去感受那来自远古的呼唤。人与自然,构成了一副极美的风景。
    许多如同古格王国这样深入的景点我在不得已中放弃了。但我知道,这片土地我肯定还会再来。
    今天的目的地叫那不如,一个小村子,有着一个富有个性的名字。
    这一晚,我们睡的很晚。






8月4日   门士
    无法欣赏那扑面而来扎达土林,那就尽情去感受冈仁波齐带来的神的气息吧。明天,我就会进入塔尔钦(大金或者塔钦),进入魂牵梦萦的世界的中心——神山冈仁波齐和圣湖玛旁雍错。
    巴尔兵站匆匆吃了顿饭,看到了大宝猪的单车,原来他从这里进入了扎达。吃完饭,烧了一支烟,继续向门士赶去。
    临近门士,20多公里的下坡,心情非常愉悦,可以利用这下坡好好犒劳一下疲累的双腿,放松一下全身酸痛的肌肉。
    突然路边出现一男两女三个小孩,顺道而下的想法煞那间飘走了。停下车,和他们聊起天来,天真无邪的眼神传递出他们的年龄——最大的不过6岁,最小的也只不过4岁左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过去,原来他们是牧民家的孩子,一路迁徙,随遇而安。
    我从包里拿出学习用具赠送给他们,他们却害羞的低下头,甚至于不敢再看我,我轻轻地把用具放在他们手里,他们非常礼貌地说了声谢谢。笑容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是和善的,他们是友好的。
    比较大的女孩用不太熟练的普通话说:“叔叔,我们没有什么可以给你,去我们家喝酥油茶吧”。一句朴实简单的话让人心生感动。他们不同于路上遇到的其他孩子,没有那种理所应当的获得,他们接触外面的世界非常有限,依旧保持着草原牧民那种纯朴的天性。
    和他们告别了,车骑出很远再回头看时,他们稚嫩的小手依然在风中挥舞着、摇摆着。






8月5日   塔尔钦(冈仁波齐)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花儿在露珠的滋润下绽放出多姿多彩的一面,牛羊在漫山遍野的绿色中享受着自由自在的宁静,远处藏房的烟囱摇摇摆摆的冒着袅袅白烟。
    几座雄伟挺拔的著名山脉纵横交错在阿里境内,使其海拔地势陡然提升,形成独特的高原上的高原。不管你以什么样的眼光去审视神秘莫测的阿里,它总是有足够的让你顶礼膜拜的理由。
    很远的地方已经看到了神山的英姿了,驻足停留之余,朝着它的方向,我用心堆砌了一座玛尼堆。因为在藏区,石头是有生命、有灵性的,依傍在神山与圣湖身边,不也就是我一直的心愿么?
    近在眉睫,心若止水。不知道是先有了神山,还是先有了圣湖,但可以肯定的是最后有了塔尔钦这个小镇。暮色四沉,夕阳的余辉抹红了神山雪顶。它带来的永远是一种无形的肃穆和敬畏,一种临近原生态的气定神闲。





古董 发表于 2009-9-8 23:48:43

顶一个冈仁波齐!

龙卷风 发表于 2009-9-9 08:30:12

顶!!!!超级强~~放毒~~~

brucegu 发表于 2009-9-9 09:04:58

看一次!顶一次!好贴好贴,继续关注........

A蜜蜂 发表于 2009-9-9 12:39:42

:lol相片真的好清,,,好亮啊!!!!!

透明的黑 发表于 2009-9-9 15:39:32

继续欣赏···

透明的黑 发表于 2009-9-9 15:42:37

新疆的风景·······

佑如何.. 发表于 2009-9-9 22:25:42

本帖最后由 佑如何.. 于 2009-9-10 21:44 编辑

8月6日和7日   转山
    天蒙蒙亮,静静地聆听,神山的清音幽韵在朝雾中缓慢地氤氲。第一线阳光穿过云雾,穿过水天一色,穿过一片重峦叠嶂,照射在心口上,一切都是暖洋洋的。
    本以为我们应该是比较早的转山者,殊不知虔诚的信徒们早已踏上了这条寻找灵魂出处的天路。据说各路朝圣者来此转山一圈,可洗尽一生的罪孽。而在佛祖诞生的马年转山一圈,则相当于平常的十三圈。因此,马年的时候会有大批圣徒不远千里而来。
    在经幡广场稍作停留便进入了宽阔的山谷,宛如世外仙境一样呈现在眼前的美景让人叹为观止:山明水秀,白练腾空。
    止热普寺下,结束了第一天的行程,在还没迎来漫天繁星的时候我们已经安然沉睡。也许,在神的庇佑下,一切都可以那么安详。
    天很蓝,水很绿,一座信仰之山、精神之山就在这千百年的尘世更迭中悄然守候着络绎不绝的朝圣者。翻越卓玛拉的路上,每一步都是一种坚持,或者说没有退路可言。到达5600的山口时,不由得想借用一句话:“无限风光在神山”。五颜六色的经幡和千姿百态的玛尼堆矗立在山顶,汇集着圣徒们发自内心深处的祈福与心愿。
    凝视盘坐在地上默默祈祷的人们,心里颇为感动,他们不分肤色,不分种族,不分国度,不分语言,行千山万水来到此地,只为了在群山环绕、白雪覆盖的冈仁波齐下得以超凡轮回、脱胎换骨。
    在这里,你可以赤裸灵魂,高声飞歌。
    在这里,你可以丢弃曾经的悲痛,寻找未来的快乐。
    在这里,你可以切身体会到生命的意义,感受到虔诚的震撼。
    在这里……
    不仅仅为了自己,也为了家人和朋友。
    总之,你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最真实、最直接的感动。
    转山归来,精疲力竭,近黄昏的夕阳把大地镶成一片灿烂的金黄色,不远处的纳木那尼峰带着依恋与冈仁波齐峰遥遥相望。
    语言已近乎空泛,笔墨已不能表述我内心之中的这片世外桃源……一切留待每个人自行去感悟吧。














8月8日   距离公珠措10公里的修路工棚
    清晨来临,疲累散去,初升的朝阳和欢快的鸟儿伴随着我轻松上路了。此时的神山被一层浓雾掩罩着,终年积雪不化的峰顶在阳光的折射下更显得巍峨庄严,蔚为壮观。
    沿着国道一直往南走,终于看到了这片最圣洁的湖水——玛旁雍错,我放下车,静静地坐在湖边观赏着:整个蔚蓝色的圣湖,平静无波,一些不知名的鸟儿时而停留水面,时而洒脱天际。不禁感叹道:天与水的距离竟然可以如此之近。
    玛旁雍错有一个近邻——碧蓝如梦的“鬼湖”拉昂措,可惜这次要与你擦身而过了。来不及细品,只能留在心里多加回味。
    到达霍尔,杜紫藤在这里停驻,和他闲聊之际,他送了一罐红牛,一碗方便面给我,激发了我轩昂的斗志——今天一定要杀到公珠措。
    一路继续向前,尽管路途坎坷难行,风景美丽如旧。
    晚上8点左右,抵达一个修路的工棚。算了一下路程,到公珠措已经成了泡影,最大的问题是听工人们说前边没有住宿点。根据攻略提供,西藏境内基本都会有住的地方,所以在塔尔钦的时候我已经把帐篷等物件请朋友带去了拉萨。因此,在外露营是不可能的事了。
    当晚,借宿工棚,工友们对我非常友好,藏族工友给我煮了热腾腾的甜茶,汉族工友让我吃到了香喷喷的回锅肉。
    谢谢你们,朴实的汉子们。此时若有酒,我会和你们痛饮一场。
    一切尽在不言中。








8月9日   马攸木拉检查站
    当工友们还在沉睡之际,我已要动身上路了。一个四川自贡的小伙子为了让我睡的暖和,让给我两床被子,而自己都只是盖着薄薄的一层。起早的炊事员热情地挽留着让我吃了早饭再走,藏族工友的甜茶递上来,嘱咐我在路上尽量趁热喝……门外的车包上已结满了冰霜,心里却泛起阵阵暖意。
    再一次感谢你们,不仅仅是我,还有以后将会走在这条路上的人们。
    经过公珠措,并没有荒无人烟的迹象。相反,热火朝天的修路施工现场展示出一种活力,边走边和工人们举手致敬。继续爬坡,遇到4男2女反骑新疆的车友。此时,距离我今天的目的地还有30公里,他们亦然。坐在地上聊了半个多小时,呵呵,还喝了他们一瓶牛奶。最后挥手告别,奔向各自的梦想之地。
    高原的天气,如同孩子的脸,说变就变了。好不容易沿着山路爬至快接近马攸木拉山口的地方,天空突然飘起了朵朵雪花,还夹杂着冰雹,气温一下子降了下来,全身冻的直哆嗦。抵达山口,乌云散去,太阳又出来了。多变的气候,就是这条路上最大的特色。
    同样,这条路上也有一个最好的朋友——电线杆。新藏线上,电线杆就是顺着公路而延伸的,即使你迷失了方向,看到它就意味着看到了希望。
    抵达目的地,早早睡去。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轮迹外的神山与圣湖——09新藏轶事